<samp id="qfc0u"></samp>

  • <pre id="qfc0u"></pre>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新聞發布會

      《湛江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舉行

      2025年湛江人均預期壽命將超過79歲
      時間:2022-08-05 11:06:40 來源:湛江日報
      【打印】 【字體:

        8月4日,湛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湛江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市堅持以健康湛江建設為引領,圍繞“強基層、建高地、促醫改、保健康”工作思路,構建區域醫療中心,全市衛生健康事業取得良好成效。市衛生健康局牽頭編制《湛江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務求在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化公衛體系建設和重點疾病防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2025年湛江人均預期壽命將超過79歲

        “到2025年湛江人均預期壽命將超過79歲,每千人口嬰幼兒托位數將達5.5個?!痹诋斕煨侣劙l布會上,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湛江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從2016年的76歲提高到77.6歲(預測,待人口普查公布),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82‰,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8.15/10萬,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湛江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對湛江衛生健康事業提出了1個總目標和20個發展指標??偰繕耸侵福?025年,健康湛江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建成現代醫療衛生和健康管理體系,優質高效整合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與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適應的區域衛生健康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20個發展指標涵蓋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務、健康保障四大類。其中,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9歲、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8/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30%以上、國家衛生城市數量占比持續提升、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5.5個、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控制在25%左右等等。

        “十四五”期間,湛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重點任務有六個方面:一是大力推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二是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是優化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四是深入推進健康湛江建設;五是健全完善健康優先發展保障體系;六是推動區域衛生健康協同發展。

        湛江力爭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十四五”時期,湛江將加快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注重提高質量和均衡發展,促進資源下沉和系統協作,建設與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適應的區域醫療中心,持續提升城鄉居民健康水平。

        在建設醫療衛生高地方面,湛江將通過實施“1234”行動計劃,圍繞區域醫療中心“1”個目標布局建設優質高效的整合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推進廣州—湛江、??凇拷?”個醫療衛生領域深度協作;構建區域公共衛生應急中心、緊急醫學救援基地、高水平臨床醫學研究中心“3”個平臺;建設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市第一中醫醫院、市第二中醫醫院“4”所高水平醫院。推動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全部建立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救治中心。

        同時,力爭建成1至2個國家臨床重點???,布局建設30個市級臨床重點??坪?0項重點專病、20項重點技術,使市級臨床重點??疲ú。┻_到50個以上;到2025年,縣級人民醫院市級臨床重點??撇簧儆?0個。

        基層服務提質增效方面,支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逐步推動“行政、人員、財務、質量、藥械、信息”等六個方面的統一管理,升級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支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業務用房改擴建及醫療設備升級;為公辦村衛生站(室)配備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強化基層衛生人員知識儲備和培訓演練;推進1000項衛生健康適宜技術下基層;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輪訓計劃;加強醫養結合、社區護理、康復病床、家庭病床、上門巡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本公共衛生等服務能力。

        優化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笆奈濉逼陂g,湛江將如何進一步構建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提升重大疫情的防控能力?對此,湛江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重要口岸城市,將建設生物安全三級防護水平實驗室。

        湛江將大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補齊短板、堵住漏洞、強化弱項,提高平戰結合能力。其中,重點做好四大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建設。遷建湛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設置,建立市縣鎮三級疾病預防體系。建立與現代化疾控體系相適應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激勵機制。加強疾控體系基礎設施和技術設備建設。提升疾控體系公共衛生監測水平。

        二是加強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建立統一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構建統一領導、權責匹配、權威高效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格局,建立集預防、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區域公共衛生應急中心,建立應急預案定期評估機制,加強衛生應急管理專家體系建設。提升衛生應急處置核心能力,加強全市衛生應急隊伍分級分類規范化建設,分級建立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目錄,加強衛生應急信息化建設,全力支持市應急醫院、化學中毒救治基地建設,打造海(水)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謀劃核輻射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健全市際應急協同機制,強化衛生應急跨省跨市交流合作。

        三是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提升“平疫結合”能力,建設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新增傳染樓項目、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新增傳染病負壓病房建設項目,持續推進亞(準)定點醫院建設。實施疫情防控能力提升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外防輸入能力,提升流調溯源能力,提高篩查檢測、監測預警能力,提升轉運隔離能力,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四是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建立疾控機構和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明確基層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加強基層衛生機構條件建設和公共衛生人員隊伍建設,夯實基層公共衛生體系網底。深化醫防協同合作,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應明確統籌管理公共衛生工作的科室,建立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人員信息共享工作機制,建立村級公共衛生委員會。


      鄧耀瑞 鄧鵬程

      相關文章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湛江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
      放棄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samp id="qfc0u"></samp>
      
      
    2. <pre id="qfc0u"></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