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府直屬各單位:
《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農業農村局反映。
湛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6日
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
一、建設預制菜產業園。在吳川市黃坡鎮、遂溪縣遂城鎮,按照不低于1000畝/園高標準建設2個預制菜產業園,實行“一園一策”,利用政府專項債券,大力支持產業園建設。園區用電、用水及污水處理按相關政策享受優惠。統籌制定入園標準,對園內新上預制菜產業項目,總投資額超1億元、投資強度超300萬元/畝的,優先納入省、市重點項目管理,新增用地指標、能耗指標由市縣兩級統籌保障。優先支持園區內企業參與預制菜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吳川市政府、遂溪縣政府、市農業農村局、市投資促進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能分工負責)
二、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對新增涉預制菜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高成長”“單項冠軍”等稱號的預制菜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同一項目按最高級別獎勵。對新增預制菜上市企業分階段給予最高900萬元獎勵。(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按職能分工負責)
三、深化科技創新支撐。支持預制菜企業與廣東海洋大學、嶺南師范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預制菜公共科技創新平臺。對新認定的預制菜領域國家級、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一次性補助100萬元、30萬元、20萬元;對新認定的預制菜領域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分別一次性補助100萬元、30萬元、50萬元;對新認定的預制菜領域省級新型研發機構,一次性補助60萬元;對新認定的預制菜領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設立預制菜研發專題項目,按照每個項目10-30萬元給予支持。鼓勵預制菜企業與“粵菜師傅”培訓基地、“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等聯合成立菜品研發中心,研發滿足不同消費需求和健康營養需求的新品種。(市科技局牽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科協、科研單位與高校按職能分工負責)
四、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支持開展預制菜標準體系建設,對我市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校等主導制定(修訂)的預制菜領域團體標準、市地方標準、省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分別給予最高5萬元、5萬元、10萬元、15萬元、25萬元、35萬元專項資金資助。嚴格把關預制菜生產企業行政許可審批環節,筑牢預制菜安全生產入市門檻。整合檢測資源,建立預制菜區域性檢驗檢測中心,嚴抓產品質量。實施預制菜賦碼溯源市場準入機制,到2023年底,基本實現預制菜賦碼溯源全覆蓋,在此期間企業進入市場的溯源預制菜品按產品銷售額的萬分之一給予溯源備案、認證、檢測等費用補貼,單個企業累計補貼額度不超過10萬元。(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局、行業協會、科研單位與高校按職能分工負責)
五、推進預制菜裝備升級。支持預制菜生產企業實施數字車間、智能工廠改造,對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爭取省財政按不超過設備購置金額的30%予以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支持培育和引進預制菜裝備生產制造企業,加快預制菜生產關鍵裝備的自主設計創新、制造工藝和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升級,提高預制菜裝備集成制造能力和產業服務水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投資促進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能分工負責)
六、拓展市場品牌營銷渠道。深入推進湛江預制菜“12221”市場體系建設,支持產業聯合會與一線城市大型商超合作設立展銷專柜,鼓勵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東西部協作、粵貿全球、RCEP和“一帶一路”等平臺,組織舉辦有影響力的國際水產博覽會等行業展會、產業論壇、學術論壇,擴大湛江預制菜影響力,加快拓展國內國外市場。鼓勵預制菜企業參加國際和全國性展會,對參加境外展會企業按照標準展位(按9平方米計)進行展位費補貼,如果同一事項獲得省商務廳支持,展位費累計補貼額度不高于企業展位費實際支出額;對組織水產基地企業、行業協會抱團參加“粵貿全球”“粵貿全國”國際性展會,參展企業不少于8家的,按每場給予10萬元組織費用支持;對水產基地企業、行業協會集體特裝費、公共展位費,按照不超過符合規定投入金額的70%給予支持,最高40萬元(單項20萬元)。健全市場監督機制,提升區域品牌準用門檻,維護區域品牌信譽。支持企業打造拳頭產品、網紅爆款產品,創建預制菜“十大名品”“百強品牌”“粵字號”農業品牌,率先打造“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都”區域品牌。(市商務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湛江海關、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能分工負責)
七、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推動湛江供銷社1+6+2冷鏈物流骨干網絡建設(1個中心庫、6個產地庫、2個配送平臺),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數字共享平臺,鼓勵預制菜企業建設銷區前置倉、云倉。對企業新建或升級改建容量在1萬噸以上的預制菜冷庫項目貸款,按相應期限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的20%給予財政貼息,單個企業最高貼息總額度不超過100萬元。(市發展改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投資促進局、市郵政管理局、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能分工負責)
八、加快人才引進與培養。支持建立預制菜產業人才培育學院,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建立預制菜人才實訓基地或產學研基地,培育一批預制菜電商、營銷、品牌等產業人才,符合條件的在技能培訓專項經費中列支。對“領航計劃”引進的帶技術、帶項目的預制菜領域創新創業團隊,按照國際領先、國內領先、省內領先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600萬元、400萬元資助。對預制菜領域國家重點人才計劃、“珠江人才計劃”領軍人才、“廣東特支計劃”杰出人才為帶頭人的團隊,在省財政資助基礎上按用人單位支持額度的1倍提供科研經費,每個團隊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市級財政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經費資助。對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健康醫療、居住安家等給予政策保障。(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市教育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局、市商務局、市醫療保障局按職能分工負責)
九、強化政策體系保障。對預制菜園區項目和重點項目用地指標需求優先保障,并安排專人跟進指導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市縣統籌安排2億元財政資金,引導各類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設立規模不少于10億元的預制菜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投資符合條件的預制菜產業項目。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供應鏈金融,對符合條件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應收賬款融資的預制菜供應鏈核心企業,按融資年化金額不超過1%的額度給予獎勵。建立多元化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預制菜企業提供融資增信和風險分擔。支持保險機構推出面向預制菜產品、原材料質量等方面的專項保險產品。建立市、縣兩級政府企業服務“直通車”制度,幫助預制菜企業協調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預制菜重點項目做好跟蹤服務,在水、電、氣、環保等環節安排優先窗口和專人服務。(市金融工作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投資促進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按職能分工負責)
十、打造預制菜文化高地。推進預制菜產業文化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指導企業在休閑農業示范點、鄉村旅游線路、產業園區、傳統文化和紅色旅游線路設立湛江預制菜體驗區,結合濱海旅游優勢建設集展示、體驗、消費、傳播、科普于一體的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綜合體,在預制菜產業園區建立預制菜與農業、工業、休閑、文旅、康養等深度融合的示范區,引導建立一批預制菜網紅打卡地,展示湛江美食文化。(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能分工負責)
十一、支持組建預制菜產業聯合會。以預制菜產業鏈企業為主體聯合行業商(協)會、金融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湛江市預制菜產業聯合會,支持聯合會建立行業守則、統一行業標準、合作開拓市場、共享技術成果、共建區域品牌,凝聚湛江預制菜產業發展合力。(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科研單位與高校按職能分工負責)
十二、建立黑白名單制度。梳理全市預制菜企業,根據企業經營、安全生產及遵紀守法情況編制預制菜企業黑白名單,按年度進行動態調整,納入白名單的預制菜企業,享受本措施優惠政策。將有食品安全問題或其他不良行為產生惡劣影響的企業列入黑名單,3年內不得享受本措施優惠政策。(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按職能分工負責)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執行,試行期3年,適用于全市預制菜產業各參與主體。在實施過程中若有相關政策發生變化,按照最新政策執行。
附件:湛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的通知.pdf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 2022-08-01 《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政策解讀
- 2022-08-02 一圖讀懂《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